这不太符合我的兴趣
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
1951年,于敏从北京大学毕业,受到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61年,钱三强告诉于敏,所里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与中国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这个决定让他始料未及。
彼时,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已经辛勤耕耘了近十年,刚刚崭露头角。一边是自己十分热爱、即将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另一边是未知的挑战和祖国的需要,于敏毅然选择了后者,服从安排。他说:“这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颁奖
上海 “百日突击”
从接受研制氢弹任务的那一刻起,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攻坚克难。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中国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非易事。“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来。”在于敏的带领下,研究小组很快打破了西方对氢弹理论的技术封锁。
于敏工作照
1965年,为算出氢弹原理到构型的基本方案,于敏率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当时全国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要用于解决来自各方的问题,只有5%的时间留给氢弹设计,而且可用时间基本都是在夜间。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于敏带领团队奋战100多个昼夜,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体系。
1967年,罗布泊上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8个月。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是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也是对他这一生的凝练和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