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资讯

无声的档案

发布时间:2023-06-07   浏览次数:54


时光会逝去,记忆会消散,但档案不会遗忘。档案无声,却默默述说着那些时光里的人和事。从一份份档案中了解过去、窥见未来,这或许就是档案存在的意义。

在中国科大的校史馆里有几份特殊的档案,薄薄的几纸书信,讲述的小故事却彰显着科大一脉相承的竭尽所能爱护学生和为中国教育而奉献牺牲的博大胸怀。





【一元“压岁钱”】


图片


这是1959年11月23日首任校长郭沫若给校党委书记郁文的亲笔信,短短几句,字里行间尽显大爱之心。时过不久便是1960年春节,许多家庭困难学子留校集体过年,这笔捐款中的一部分就成为了当时留校生的“一元春节伙食费”和“一元压岁钱”。在那极其艰苦的岁月里,这种对学生的关怀慰藉了学子们的心,而校长在春节团圆饭后给留校学生发压岁钱的传统也延续了下来。




【一把计算尺】


图片


这是1961年12月,校党委给钱学森写的一封感谢信。虽经岁月洗礼,许多文字都近乎湮灭了,但钱学森对学生关心和爱护依旧清晰可见,那一把把计算尺温暖了学子们的求学生活,也蕴含着钱学森对中国科大学子学成报国的期盼。




【一份奖学金和一台加速器】


图片


这是1995年11月26日赵忠尧捐赠设立奖学金的委托声明和捐赠给中国科大的加速器。赵忠尧是著名物理学家,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台70万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后将其捐赠给科大供教学使用。1995年,赵忠尧将10万港币分别捐赠给中国科大、清华大学等五所高校作为物理系同学的奖学金,以激励莘莘学子们潜心向学,帮助教学工作的展开。在中国科大,这种捐资助学、关怀学子的仁者爱人精神和对中国教育与发展的重视实非个例。李佩教授、何多惠院士、陈国良院士等都曾捐资设立奖学金。



档案无声亦有声。一份份档案,是大师之于大学的见证,述说着来时的事,也指引着去时的路。大师们的博大宽厚留在了档案里,更留在了中国科大的校风与学风里。中国科大——淮河以南第一所优先为学生宿舍安装暖气的大学,最早承诺不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大学,第一所顾及贫困生自尊、实行无需申请进行隐性资助的大学。这里放下的不仅是一张安静的书桌,更是一张暖人心扉的书桌。



—END—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