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资讯

逆流而上的“回炉班”

发布时间:2022-12-01   浏览次数:68

中国科在北京创建时,中国科学院采用“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了全院力量办科大,教师主要是来自中院各研究院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1970年,中国科大南迁合肥后,远离北京,远离中院,教师仅剩下百十号年轻人,“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在当时情况下几近名存实亡,中国科大应该怎么办下去?以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为主体的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能够挑得起恢复发展、振兴科大的重任吗?






1972年11月底,校党委顶住压力,研究决定举办“回炉班”——教师进修班。次年2月,学校决定从教工家属和其他适合当教师的人中选择一批人员外,主要从1963级、1964级、1965级毕业生中调入100人继续培养提高,以补充师资力量的不足。同年6月,决定将选调回校的1963级毕业生直接分配到各系基础教研室,边学习进修边参加教学辅导工作;选调回校的1964级、1965级毕业生一律集中培训一年半。11月27日,第二期教师进修班开学。学校原计划调入100人,至12月5日止,实际到校1964级、 1965级毕业生共57人,另有代培生14人,共计71人参加学习。

“回炉班”学员当初考入中国科大时基本素质很好,而且在校前两年接受了较好的数理基础训练,但因特殊历史时期原因而被迫中断学业,因此要开展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还必须重新接受较为完整的训练。学员们回校后重点学习数理化基础课,学校配备最优师资,如钱临照先生等给他们上课。“回炉班” 的大胆开办,使学员们有了安静读书、正常完成学业的难得机会。因此,学员们都格外珍惜,如饥似渴地学习提高。

图片

近代物理系“回炉班”学员在东区北门前合影留念







“当时还是1973年,也就是科大人敢干,刘达敢干。刘达不管那些,他作为党委书记要把科大教育事业办下去,必须这么办。现在看,这个班办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史济怀教授由衷地说:“为什么我们都怀念刘达呢?因为他很有眼光。当时谁敢办进修班啊?”学校作出的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大胆决策,为学校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对中国科大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

刘达在校风纪念碑前留影






“回炉班”学员经过两年左右的培训后,即充实到学校的教员中,弥补了教员年龄断层,补充了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此同时,学校又想方设法,从全国各地物色,调入教师200名左右,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后来形成以年轻人才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基础,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大的再次腾飞创造了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