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资讯

刘达:尊重、关心知识分子的教育家

发布时间:2022-11-24   浏览次数:150


图片

创造更好工作条件以人尽其才

图片


1974年3月17日,中国科大化学系青年教师钱逸泰致信时任校党委书记刘达,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情况,表示因为“专业不对口”,个人特长未得到很好发挥,希望校党委能够将他调到物理系晶体专门组工作。

此时,中国科大的教学、科研工作刚从全面停顿中有所恢复,作为校党委书记的刘达极其关注校内知识分子的诉求,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他早已注意到钱逸泰面临的困境,在和钱临照、杨承宗两位副校长交换过意见后,次日,刘达即批示推动此事。随后,经校常委会讨论,最终同意钱逸泰调到物理系从事他最擅长的专业。

1997年,钱逸泰因其出色的科研成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不仅源于他本人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也得益于刘达当年的慧眼识珠。
图片
图片

刘达给钱逸泰调动工作报告的批示

图片

1963年12月,学校对24名教授、副教授的校外兼职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华罗庚、严济慈、钱临照、杨承宗等科学家在校外兼职太多,任务太重。刘达便代表校党委向中科院党组起草了报告,请求适当减少他们在校外的兼职或不再新增兼职,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身教学和科研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行己所能“保护”学有所长的教师和干部

图片


解放初期,刘达任东北农学院院长时,有一次,一位老知识分子在座谈会上说:“办好学校靠三件事:教授、房子、仪器设备。”有人便说,“这是资产阶级观点,办好学校要靠党和群众。”刘达客观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的也有道理,党的领导也是为了更快地办好这三件事,不然就成了空话”。这就“保护”了那位老教师。刘达敢于言人之不敢言,行己之所能行,“保护”了不少学有所长的教师和干部。

图片
图片

刘达在办公室

图片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市曾要求中国科大将校内在以往各种政治运动中受过处分的教师调出学校。如果调出这批教师,学校的师资队伍将遭受重大损失,也必将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发展。时任副校长严济慈得知后,拿着这批教师发表的优秀论文向刘达提出异议,要求留下这批教师。在此关键时刻,刘达表现出一位真正的革命者和教育家的担当,决定终止调动,为中国科大的正常发展留住了最宝贵的人才资源。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泛交流,深入调研以改革创新

图片


刘达常常深入科学家、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之中进行调查研究,被亲切地谐称为“溜达”书记。1963年6月,刘达先后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力学研究所,与钱学森、郭永怀、钱三强、赵忠尧、彭桓武、施汝为等著名科学家和其他兼职教员进行座谈,回校后整理编写成纪要,印发给全校师生以资参考。

8月,根据调研结果,刘达在校党委会上提出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提出多项对学校发展有益的建议,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调整了系和专业设置,力争“少而全”;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基础课教学:压缩学时,减轻学生负担;强调英语重要性,鼓励使用英美教材。这些措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推出,开风气之先河,极大地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极其深远。
图片
图片

刘达与劳动间隙的同学交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主治校,重视基层师生意见

图片


刘达早年投身革命,是“老资格”的高级领导干部,但他从未倚仗资历搞“一言堂”,而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利用集体智慧办大学。

1963年5月,时任地球物理系系主任赵九章写信给校领导,提出先办研究生班,后建研究生院的建议。6月,刘达阅读了这封信后深表赞同。随后,在刘达的主持下,学校决定在中关村设研究生院。但因各种原因,当时研究生院并未正式成立,而这些早期的探索和努力为1978年中国科大建立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奠定了基础。
图片
图片

刘达对赵九章来信的批示

图片
1966年1月,近代化学系1961级学生孙智初、刘新民等通过半年的实习,针对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不到位、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等问题,写信向刘达反应。刘达责成教务处以简报形式发送全校,引起了校领导和教务部门的重视。
图片
图片

刘达、郁文回校参加30周年校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达(1911.2-1994.4):1935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身“一二·九”运动,次年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在晋察冀参加开辟抗日根据地等工作。1945年被派往东北,先后任中共东北局秘书处长兼东北军区参谋处长、哈尔滨市首任市长等职。1948年起先后任东北农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林业部副部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黑龙江大学校长。1963年调任中国科大党委书记(1963.5-1966.6、1972.9-1975.11)。1977年先后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名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