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资讯

“梅”与“牛”

发布时间:2022-09-02   浏览次数:173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民主办学,不仅使中国科大在整体实力上蒸蒸日上,而且使学校的文化与时俱进,有了更加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最能代表科大文化个性的象征符号——梅和牛,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图片





20世纪80年代初,是全国知识界寻找民族之魂的时期,科大也在有意识地寻找自我认同的文化个性的象征物。那时,学校开始启动校徽设计工作,期待借此可以凝练学校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目标。经过广泛的征集和筛选,大家认为,梅花可以比较传神地传达出那个时代的科大形象和精神。科大人对笑风傲雪、暗香浮动的梅花情有独钟,而科大校园里散落各处的梅树经风傲雪见证了科大从艰难到蓬勃的历史足迹。


图片


自此,梅花形图案就作为中国科大校徽的主元素沿用至今,承载了一代代科大人的深厚感情。梅花校徽的画面简洁,象征图案是梅花,经过抽象成为勾勒花边的线条。梅花的中心部分是一本打开的书和一枚腾空飞跃的火箭,象征着科大人顶风傲雪、绽放清芳的品格,以及积极进取、追求真知、勇于担当国家使命、奋力攀登科学高峰的崇高理想。梅花校徽比较准确地传达了科大人科教报国的情怀和不畏艰险的精神品格。







“孺子牛”雕塑也是中国科大的文化象征物之一。1983年春,恢复高考后的中国科大第一届毕业生即将告别母校,他们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首届少年班毕业生。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让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有了一个共同的心愿:集体捐款为母校赠送一座雕塑。这个倡议立刻得到所有学生的赞同。随后,学生会的同学找到雕塑家程连仲先生,共同确定了“牛”的题材,据说原因之一就是1978级科大学子属牛的人很多。其实,当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深入人心,大家很自然地想到科技推动世界进步这一主题。

1983年9月21日,最终落成的“孺子牛”雕塑,在宽厚的基座上,两头初生牛犊肩峰突出、低首蹬足、相向奋蹄,用犄角、阔背奋力推动地球,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这一主题。这座凝重粗糙的青灰色水泥雕塑,起初坐落在图书馆后侧,现已被迁到学校的中心广场草坪上。

图片

“孺子牛”雕塑

据说,这座雕塑原定名“扭转乾坤”,后来有人觉得名字取得过于张扬,和科大人勤勉踏实内敛不争的风格不太符合,于是改作默默耕耘的“孺子牛”。虽然名字改了,但雕塑里透出的那股精气神却没变。它因而成为20世纪80年代科大人的精神图腾——科大人将骨子里的追求卓越、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通过一个昂扬的雕塑进行了一次含蓄的抒发。

图片

“孺子牛”雕塑

“孺子牛”雕塑给了无数科大人鼓舞和启迪。有人描述道:“看着这孺子牛,你仿佛感到它周身有奔涌的热血,感到它喘息喷吐的热气,听到它短促而振聋发聩的咆哮。昏庸的,在这里头脑清醒;软弱的,在这里挺直腰杆;忘本的,在这里记起过去。做孺子牛,吃进草,挤出奶,负重远行;做孺子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梅与牛的文化象征,是中国科大60多年文化积淀的产物,但其同时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并不是偶然的。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界,那是科大人意气风发的年代,作为改革开放的潮头尖兵,作为全国青少年热切向往的科学殿堂,作为当时最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府,科大的师生们豪情飞扬,尽情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与此同时,融入血脉之中的爱国情、报国志,以及朴实无华、刻苦拼搏的校风,也在这个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以说,80年代是中国科大创新超越、继往开来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由此而给梅与牛所赋予的具体而个性的文化意蕴,也是最为深刻的:

梅的清雅朴素,蕴含着科大人独立不倚、内敛不争、远离浮华而淡泊明志的生命态度;

牛的志韧孤傲,彰显着科大人创新进取、顶天立地、不甘平庸而荣校报国的事业精神。

梅与牛,凸显了淡定自守的生命态度与矢志追求的生命精神,表达了寻常所见而意蕴独特的科大人的文化品格。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