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国科大原创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金秋展演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10

在我校建校67周年和校风传承月举办之际,9月20日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创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继去年成功首演后,在东区大礼堂再次展演。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处副处长张奇,合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蒋小平,安徽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徽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教授茆建琳,校内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和现场近1800名观众一同观看演出,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灯光璀璨映初心——现场演出掀情感浪潮

话剧共五幕篇幅,用相对贴近纪实的手法,还原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我校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赵忠尧先生在求学和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时刻,展现其务实求真、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精神,以及相忍为国、赤心报国的高尚爱国情操,阐释其“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没有虚度光阴”的人生总结。

台下,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跌宕起伏。开场时,富有年代感的舞台布景及妆造将人们瞬间拉回那个落后与追求同在的年代;当再现赵忠尧突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众人高呼“祖国万岁、科学万岁”时,观众们跟着热血沸腾。话剧的最后一幕,当赵忠尧与另一个自己回顾新中国研发原子弹的种种不易时,观众们又眼含热泪。谢幕时刻,全体演员手持鲜花向观众致意,炽热的青春热血与深沉的历史敬畏在此交融。

“在中国科大,我们有很多机会去接触科学家故事及科学家精神,赵忠尧先生亲手研制的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便陈列于校史馆中。我虽曾多次瞻仰该仪器,然而还是觉得赵忠尧先生离我们很遥远。但当我看到各位演员把他的一生演绎出来的时候,才深切感受到那份强烈的震撼与深刻的鼓舞。”落幕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厉丹琦表示,话剧的表现形式带给了她心灵和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守正创新续华章——主创团队释传承之道

《种子——赵忠尧纪事》由档案文博院、本科生院与团委联合统筹,在去年已有剧本的基础上创新改编。安徽省话剧院提供艺术指导,尹新晨任导演,钱成任副导演,肖健、王路熙分饰赵忠尧A、B角,其余角色均由校内师生及家属共同塑造,其中包括退休教师董赛、王更生。历经两个多月的打磨,来自物理、数学、工程、信息等十余个学院的27名师生演员与16名场务同学倾力协作,成功实现科学家精神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师生已是第二年参与该话剧展演,在剧中饰演叶企孙一角的退休教师董赛便是其中一员。“过去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主要是在科研领域深耕;现在退休后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就是以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二者使命不尽相同。”董赛教授表示,这种从“教师”到“话剧演员”的身份转变让他既兴奋又喜悦。

同样,来自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硕士研究生赵博文也是第二次参演。“去年我们更多的是在创作,摸着石头过河,而今年则是传承。我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想让这部作品一年一年、一届一届的,在学生中传承下去。”谈及最初参演的契机,赵博文说自己早在本科时就关注着这部话剧的筹备进度,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双向奔赴”。

种子破土向未来——从舞台到课堂的美育实践

秋季学期本科生院艺术教学中心也将同步开启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排演体验课程,带领同学们体验话剧表演,吸纳更多新生力量参与到未来的演出中。这种“传帮带”的培养模式,恰似剧中传递的“科学种子”,在现实与历史的双重视域中持续成长。

“高校的发展历程普遍带有红色基因,需要依托博物馆、档案馆等力量深入挖掘与凝练,并通过思政课、第二课堂等多维融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下《种子——赵忠尧纪事》的展演,正是中国科大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体现。”剧中朱光亚及男老师的扮演者、公共事务学院教师傅晨表示。  

思想激荡启新程——座谈会探科学家精神传承路径

在展演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各方代表围绕话剧创作与科学家精神传承展开深度对话,涵盖话剧背景、创作排练过程、演员与观众感受,以及专业老师的点评与建议。整场座谈气氛热烈,既有对创作初心的回望,也有对艺术教育的前瞻思考,更为该剧未来常态化展演及科学家精神传承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科大档案文博院执行院长方黑虎从校史研究视角剖析了赵忠尧事迹的历史文化价值,校团委书记千坤结合青年思想引领指出了该剧目的现实意义。安徽省话剧院院长段晓波则从专业艺术创作角度解读了舞台呈现的创新探索。话剧《今夜星辰》主演黄菁菁以同行身份肯定了该剧的艺术感染力。随后,参演师生动情讲述排练过程中对科学家精神的感悟,观众代表真诚反馈观剧带来的思想触动。两位戏剧专家蒋小平、茆建琳从学术层面给予专业点评,既赞赏作品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水准,也为后续打磨提升提出建设性意见。

从实验室到舞台中央,从历史档案到青春演绎,《种子——赵忠尧纪事》正成长为具有科大特色的文化品牌。这颗承载着科学家精神的种子,正在科大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甘甜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