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资讯

夏培肃院士生前访谈:我与中国科大

发布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15


//


本文系2007年中国科大“口述校史”项目中夏培肃先生的访谈,文字内容根据夏培肃先生访谈录音整理,有删节调整。

问:中国科大“口述校史”项目组孙洪庆、何昊华

答:夏培肃院士

时间:2007年9月21日

地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图片


01

图片

创建中国科大计算机专业


Q

      夏先生您好!您是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大计算机专业的创建者。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今天访谈的主要内容就是您当年在科大的一些往事以及107计算机的研制过程。您当时怎么得知科学院创办科大的?


A

当时科学院需要很多新生力量,可是高等学校不能提供他们最好的学生到科学院。当时苏联科学院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们办了一所大学培养自己的学生。后来苏联专家来了以后,郭院长的苏联顾问建议中国科学院自己办中国科技大学。


各个所都抽调人员去,每个所的所长都去当系主任,所里的科研人员就去讲课。当时要办数学系,华老(华罗庚)就去当系主任。数学系除了数学专业,还有计算机专业,是华先生主持规划的。


华先生原来是我们计算机研究所筹备组的主任,后来是阎沛霖同志。他是原来延安的老干部。我记得他好像兼任数学系副主任。他就来找我,让我到科大去筹备计算机专业。当时都是兼职的,就是所里工作照样做,然后到科大去兼职。从56年开始,我们计算所就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办计算机训练班。训练班的业务是我负责,所以阎沛霖让我去科技大学,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我就把训练班的那套课程搬过去了,按照当时训练班的培养模式开设课程。


科技大学是5年毕业,比较重视公共课程,所以数学和物理都学得比我们训练班的学生好。一般计算机技术都是在高年级(四、五年级)上,我建议是不是三年级就提前上。于是58级的学生在60年就开始学计算机了,是和我们所里第四届训练班合在一起的。



02

图片

中国科大与107机


Q

     107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通用计算机)研制成功之后就搬到科大去了?


A

107机在所里做好初步运转,然后搬到科技大学去调试。1960年4月,通过调试之后就正规工作了。机器的性能很稳定。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都不停,后来我们人工把它停下来。可是我们所里从苏联买的仿制的机器,半个小时就停一次。107机的电路设计得很稳定,是我自己设计的。


学生都来排队上机实习,不光是计算机专业,别的系的学生都来上,自动化系、力学系的学生都来上机。


在我们国家第一个有计算机的学校是中国科技大学。当时其他学校的学生很难接触到计算机。后来南京大学在64年做了台计算机。他们宣传是全国高校第一台计算机。我说不对,应该是科技大学。它只好把他的宣传材料撤掉了。


从计算机发展历程来看,107机功能比较简单,我觉得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培养计算机人才。之前的机器都是仿制别人的,这一台是我们设计的,在设计中培养了人才,然后培养了很多学生。当时很多单位都派人参加计算机训练班,他们回去以后就把自己的计算所办起来了。


科大的学生很好。韩承德是58年第一届入学的。他是他们班第一名,大学毕业论文是跟我做的,后来做我的研究生。他的大学毕业论文是用计算机算非线性问题,我认为做硕士论文都可以的。



03

图片

导师的责任


Q

      胡伟武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导师的责任》。他提到您给他改博士论文相当认真,基本上每个字每一行您都帮他改过的,包括标点符号。您带学生非常严格、非常认真,您能谈一下这方面吗?


A

我觉得培养研究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首先思想要端正。要搞清楚培养学生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我觉得这很有必要。你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完成你那点项目。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主导思想不一样,效果就很不一样。像我们计算机,国外进展得那么快,我们当然也发展了,而且发展得也不慢。但是我们起步比人家晚,工业基础比人家差,所以跟人家还差一大截。我当然希望把计算机做得很好,我一上来做计算机就希望指标做得高一点。我的目标我没有实现,可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实现。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要做点什么什么东西。当然要做点什么,要为国家做点事情!你的事业能够发扬光大,你一定要培养更好的学生。我觉得就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